翌日清晨,曦四人被带到了昆仑最基础的修炼场——“青石坪”。
这是一片开阔的石台,四周被低矮的灵木环绕,周身灵气仿佛化作了薄雾,轻轻缭绕。玉真仙子身着一袭素白长衫,眉目间透露着清冷之意,指尖轻点之间,四本薄册便如同受到召唤般,缓缓浮现在四人面前。
“你们资质平平,连最基础的引气入体都未纯熟。”她的声音平淡而冷静,却字字如冰,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先学会如何凝结灵气,再谈其他修行之事。”
话音未落,她袖袍轻轻一挥,册子便稳稳落入四人手中,封面上赫然写着《基础吐纳法》。
“三日后,我会亲自来验收你们的成果。”玉真仙子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严厉,“若连这都学不会,便不必再浪费昆仑的修行资源了。”
语毕,她转身离去,只留下一阵清风和四人面面相觑的身影,在青石坪上显得格外孤寂。
阿箐轻蔑地翻了翻手中的册子,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这些基础的修炼法门?哼,我早在八岁那年就已经熟练掌握了。”
她随即盘膝而坐,闭上眼睛,按照册子上的指引开始尝试着引导体内的灵力流转。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无论她如何努力,体内的灵力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丝毫的响应,更无法凝聚成形。阿箐的脸上闪过一丝疑惑,眉头微蹙。
站在一旁的石岳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果然如此的笑意:“我就知道,仙族的修炼法门哪是我们人族能够轻易掌握的。”他话音未落,便试图以蛮力强行驱动体内的灵力。
然而,结果却是他的气息瞬间变得紊乱不堪,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憋闷得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嘴角甚至溢出了一丝鲜血。
相比之下,明河则显得尤为谨慎。他仔仔细细地研读着册子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压低声音自言自语道:“这吐纳之法看似简约,实则暗藏玄妙……看来,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他尝试着按照册子上的指引调整自己的呼吸频率,却发现由于人族与仙族体质的差异,他根本无法顺应仙族灵气的流转模式。几番尝试之下,他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
而曦则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沉默。她没有急于尝试修炼,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用敏锐的目光观察着阿箐、石岳和明河三人的修炼方法和反应。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仿佛在思考着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修炼之道。
《基础吐纳法》所描述的,仿佛是强行将灵气“拽”入经脉之中。
“不对……”她轻声自语,“仙族的吐纳,乃是‘顺应’灵气之自然,而我们人族,却是在‘争夺’灵气。”
蓦地,她忆起母亲昔日的话语——
“曦儿,人族无先天灵根,故而只能借助法器为媒介,夺取天地之精华。”
但此刻,她心中隐约萌生了一个念头,或许……还有另外一条可行之路。
曦摒弃了册子上的强行引气之法,缓缓阖上双眸,让周身每一寸肌肤都沉浸在放松之中。她不再刻意“驾驭”灵气,转而以一种近乎感知微风拂面的细腻,去体会周遭灵气的微妙流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奇迹悄然发生——那些原本对她若即若离的灵气,竟似被无形之线牵引,潺潺如溪水,自然而然汇聚至她心脉之处。
“原来如此……”曦启眸,眼中闪烁着恍然大悟的光芒。
仙族的修炼,讲求的是“与天地同频共振”;人族的法门,则是“借器之力强行攫取”。
至于她——或许,生来就不应囿于任何既定的轨迹,而应独辟蹊径。
在接下来的两日里,阿箐、石岳、明河依旧苦限于借助法器吸纳灵气的泥沼,而曦,已悄然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吐纳新途——不再依赖器,也不再强行掠夺灵气,而是让灵力如呼吸般,自然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