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徐徐驶入邬阳关,我迫不及待地推开车门,远远便瞧见父亲的身影。他站在街边,眼神里透着期盼,瞧见我后,高兴地朝我走来。我们下了板桥沟,趟过纸厂河,到了阴阳田山脚下。
快走到家门口时,我扯着嗓子喊:“妈,儿子回来哒!”
母亲闻声从堂屋里走出来,看了看我,随即关切地问:“哪门瘦成这样哒?”
“汪汪汪汪!”一只大黄狗气势汹汹地冲我狂吠。仔细一瞧,原来是家里那只小黄狗,半年不见,已长成大狗了。
“阿黄,这也是你的主人,不许凶他。”父亲说着,伸手摸了摸大黄狗的脑袋。
像是听懂了父亲的话,它立刻停止吠叫,尾巴摇得像拨浪鼓,嘴里还哼哼唧唧,像是在向我赔不是。
第二天,我便跟着父亲上山砍柴,打算拿去卖些钱。没几天,我的手和肩都磨出了血泡,皮肤也被晒得黝黑,一个月才挣了两千多块钱。带着父母的叮嘱,我拖着行李箱登上了前往鹤峰的班车。
当我拖着行李箱出现在学校大门口时,王富、袁凡等十几个同学一下子就围了上来。他们争着帮我拎行李箱,一路上,熟识的朋友纷纷向我打招呼,我微笑着回应,心中满是重逢的喜悦。
刚走进学校大厅,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扑面而来。走到二楼时,恰好碰上了教练陈亮。他一看到我,便高兴嘘寒问暖。说说笑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了六楼。快走到寝室门口时,我感觉不对劲,里面安静得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我心里犯起了嘀咕:莫不是我们换寝室了?还是我记错地方了?正当我准备转身离开时,“吱呀”一声,寝室门被猛地推开,同学们如潮水般涌了出来,一下子把我团团围住。紧接着,一声响亮的“嗨”响起,我的身体瞬间被他们高高抛了起来。同学们大声欢呼着,那声音震耳欲聋。我又惊又喜,扯着嗓子喊道:“喂!兄弟们,快放我下来!”
同学们不仅没有放我下来的意思,反而愈发兴奋,嘴里大声喊着“嘿呵!嘿呵!”教练佯装生气,瞪了他们一眼道:“别闹了,快把他放下来,都到寝室集合!”
虽然离开了好一阵子,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有些陌生,但心里却感到格外踏实。
“稍——息!”教练喊着口令,看了看我道:“大家欢迎周圣咏返校!”热烈的掌声瞬间在寝室里响起,那声音清脆而响亮。看着同学们真诚的笑脸,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动得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时间在忙碌与期待的指缝间悄然流逝,那颗怀揣着梦想的炽热之心,始终在胸腔里跃动,从未有过片刻停歇。
一天傍晚,我和小弟骑着自行车去郊外闲逛,一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累并快乐着。回到家后,慵懒地坐在沙发上喝茶,打开电视机放松一下。目光不经意间扫到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村里这点事》栏目组,正在面向社会招募演员,不限地域和年龄。看到这里,我原本疲惫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思索片刻,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这么好的机会,我一定要去碰碰运气。”
小弟放下手中的茶杯,抬头看着我,语气中满是鼓励:“当个普通演员也可以。”他顿了顿,“这么多年,我晓得你一直怀揣着能做个功夫巨星的梦想。从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拳脚,到无数个夜晚对着镜子揣摩演技,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次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就算最后没被选上,至少你努力过,逐梦的过程同样精彩纷呈。”
听着小弟的话,我默然点头。望向窗外,天边的晚霞似火一般燃烧,仿佛在为我即将踏上的逐梦之旅,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随后,我深吸了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这次,我一定要去试试。”
“么子时候出发?”小弟追问道。
“后天早上……”
怀揣着对梦想的憧憬,我一大早便坐上了前往石家庄的长途大巴。一路上,我的心都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满心都是对这次招募的期待。抵达石家庄后,望着熙熙攘攘的街头,我心中不免有些茫然。但想到即将到来的梦想机会,我鼓起勇气向一位路过的大爷问路。大爷热情地停下脚步,耐心地给我指引方向,还贴心地叮嘱我一些注意事项。在他的帮助下,我顺利找到了建华南大街100号——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所在地。
进入电视台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悬挂的各类节目海报,无一不在彰显着这里的活力。一位工作人员微笑着迎了上来,那笑容如同冬日的暖阳,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紧张。当她了解我的来意后,热情地将我带到一旁的接待处,让我留下报名资料和身份证复印件,之后告诉我:“您先留下这些资料,如果有合适的角色,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您。”我郑重地将资料递过去,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那一刻,梦想似乎触手可及。
回到蓟县变电站后,尽管工作忙碌,可我的脑海里,始终有一根弦紧绷着——对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电话的期待。每天,我会无数次查看手机,每一次屏幕亮起,心跳都会瞬间加速,希望看到的是那个来自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电话。
一个疾风骤雨的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站在明亮的舞台上,台下是无数观众热烈的目光。《村里这点事》的导演对我竖起大拇指,夸赞我的演技,掌声如雷鸣般响起。就在我沉浸在这成功的喜悦中时,突然一阵鸡鸣声将我从梦中惊醒。
在这寂静的早晨,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逐梦过往。梦想固然重要,但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责任,似乎并非明智之举。或许,我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向电力公司递交了辞呈,回了湖北建始老家。每天,我依然坚持练习武术,心中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把自己的所学派上用场,能圆自己的梦。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我决心筹资拍一部讲述自己逐梦历程的电影,筹资是拍电影的一大难题,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思来想去,我想到了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能给我提供帮助。
回到母校后,雷书昌院长在办公室接见了我:“圣咏,听说你想拍电影,快跟我讲讲你的计划。”
我把自己想拍电影的想法跟雷院长详细说了一遍,他听后连连点头,高兴地说:“你只管大胆去做,学校就是你的坚强后盾,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
“谢谢院长对我的支持!”我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
走出院长办公室,穿过大厅,我看到很多教练早已在一旁等候,便快步迎上去。孙庆和教练亲切地问我:“圣咏,好久不见了。”
“孙教练好久不见,我这次是专为拍电影而来……”
“什么?拍电影?”站在一旁的张国威教练惊讶地问我。
“是的,我要拍电影,自己当主角,电影名叫作《谁的青春不逐梦》。”我兴致勃勃地把拍摄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王海关笑道:“圣咏,祝你成功!到时候,我就来你剧组跑龙套!”他那鼓励的话语,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有了学校的鼎力支持,我开始四处找影视公司,寻求与他们合作拍电影。
第二年初春,我应邀南下广州,与一家影视公司的总监洽谈合作事宜。走进上岛咖啡厅,悠扬的爵士乐在柔和的灯光中流淌。此时的咖啡厅西北角,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坐在那里,只见他不时抬手看表,似乎在等重要的人。
我掏出手机拨通了何总监的电话。就在这时,那中年男子的手机震动起来,他伸手准备接听,我微笑着快步走向他:“嗨!何总监,让您久等了!”
“周先生,您好!我也刚来,呵呵!”何总监站起身来,握着我的手说。
相互寒暄之后,我拿出了电影剧本递给何总监,他接过剧本后认真地翻看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问我道:“周先生准备对这部电影投入多少资金,具体计划是什么,是否对外发行?”
我正欲开口,将脑海中筹划已久的想法和盘托出,咖啡厅的门“咔嗒”一声被轻轻推开了。一位身着笔挺西装的年轻人阔步而入,脚步轻快且自信满满;另一位则穿着休闲夹克,周身散发着艺术创作者独有的气场。何总监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热情地向我介绍:“这位就是闻名业内的张编剧,那位是斩获过诸多大奖的黄导演。”
双方简短作了自我介绍后,众人纷纷落座,话题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们心心念念的电影项目上。
“根据我们的初步预算,电影前期大概需要投入300万左右。”我微微前倾身体,微笑着看向黄导演,话语中满是期待之色。
黄导演缓缓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补充道:“周先生人脉广泛,要是能再多拉点赞助,未来在票房上也更有保障!”听了他的话,我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我明天就去温州,与两家赞助商洽谈投资事宜。”
“我相信《谁的青春不逐梦》这部电影肯定能爆火!”张编剧说。
经过热烈讨论,我们敲定了整体计划,明确了各阶段的目标:2010年10月10日,电影《谁的青春不逐梦》将在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举行开机新闻发布会,随后进入为期300天左右的拍摄周期,最终于2011年11月11日在湖北恩施举行全球首映礼。电影拍摄计划既定,各项筹备工作也迅速启动了。资金筹措到位后,电影剧组紧锣密鼓地打磨剧本、场景勘定和演员统筹等事宜有条不紊进行着,由我担任总制片人兼领衔主演,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全力配合,协调场地与人员支持。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10年10月10日清晨,学院内早已彩旗招展、人声鼎沸,电影《谁的青春不逐梦》开机新闻发布会,终于在各方期待中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早早就来到了现场,架起了摄像机和照相机,等待着发布会的开始。
上午九时整,电影开机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主持人走上舞台,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到场的嘉宾,我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各位远道而来的媒体朋友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的各位老师与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周圣咏,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天和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谁的青春不逐梦》这部电影的开机新闻发布会,谢谢大家的支持!”
随后,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院长雷书昌作为学校代表上台致辞。他站在台上,目光坚定地看着台下的众人,语气中充满了对我的支持和对电影的期待,“周圣咏是我校的优秀学生,他一直怀揣着梦想,并为之不不懈奋斗。今天,他要把自己的逐梦历程拍成电影,我校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接着,张编剧和黄导演也依次上台,分享了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和期待。张编剧表示,这部电影的剧本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逐梦的热情,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它打造成一部优秀的作品。
黄导演则强调了电影的拍摄难度和挑战,他说:“这部电影涉及到很多武术动作和青春励志的场景,我们会全力以赴,用最专业的技术和最严谨的态度,把这些场景完美地呈现给观众朋友们……”
在嘉宾致辞结束后,举行了隆重的电影开机仪式。我与雷书昌院长、张编剧、黄导演等一行人来到舞台中央,共同拿起了象征着开机的道具,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三、二、一!”随着一声令下,道具被缓缓启动,现场顿时礼花齐放,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将电影开机发布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发布会的最后,我接受了媒体采访。当记者问到拍摄这部电影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时,我自信满满地说:“逐梦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初心不改,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这部电影不仅是我个人的逐梦历程,更是无数年轻人青春的写照,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发布会结束后,剧组正式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工作。我和剧组的工作人员们迅速投入到了紧张而又忙碌的拍摄中,在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的各个场地取景,无论是练功场、教室还是校园的角落,都留下了我们忙碌的身影。大家都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全力以赴地为这部电影的成功拍摄而努力着。
随着开机新闻发布会的成功举办,电影《谁的青春不逐梦》正式拉开了拍摄的序幕,一段充满激情和梦想的电影之旅就此开启……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