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强暴的斗士

193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将第4届冬奥运、第11届夏季奥运会选在德国的加米施——帕滕基兴和柏林举行。国际奥运会作出这决定时,希特勒尚未上台,可是后来德国政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了整个德国。不少国家反对德国召开这次运动会。人们认为,国际奥委会的五环会旗,是五大洲人民团结、友好的象征,它与意味着掠夺、屠杀的法西斯标志“卍”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国际奥委会没有采纳这些有益的意见。不过,当时国际奥委会第三任主席亨利·德·巴那—拉图尔(以利时人),在希特勒横行霸道之时,敢于与之斗争,被人们誉为不畏强暴的斗士。

国际奥委会决定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决议后,充任柏林奥运会大会总裁的希特勒,任命有16年知交的心腹将领奥斯亭为德国体育官,以顶替国际奥委会委员莱瓦尔德博士来筹备柏林奥运会,纳粹甚至扬言,要撤消莱瓦尔德在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职务。拉图尔获知此事后,被触怒了,他立即向希特勒提出抗议:如果莱瓦尔德被撤换,第11届奥运会将要改在其他城市举行。希特勒无可奈何,只好仍任命莱瓦尔德担任柏林奥运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一职。

当时,希特勒疯狂推行反犹太政策,拉图尔主持的国际奥委会维也纳会议作出特别决议,要求希特勒保证在举行第11届奥运会时,不得对犹太人采取种族歧视,并保证能让犹太人参加奥运会,否则也要改地举行。

后来,希特勒故作姿态,邀请了侨居美国的德国犹太女击剑手、1928年第9届奥运会女子花剑金牌获得者海伦娜·迈尔回国参赛。迈尔曾犹豫不决,但顾及到她留在德国的母亲和两个兄弟的安全,还是回德国参加了这届奥运会。

1936年2月5日,是第4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前一天,拉图尔去加米施——帕滕基兴,沿途看到有很多反犹太人的标语后,他发怒了。回到柏林,并立即会见了希特勒,斥责了这些丑恶行径,表示不能容忍这种现象存在,并以取消冬、夏奥运会在德国举行相抵制。希特勒屈服于拉图尔。第二天,他不得不下令刷去这反犹太的标语。

在这届奥运会头一天比赛中,几名德国选手在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煽动下获得了金牌。希特勒特地从主席台走进运动场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和颁发金牌。可是当男子跳高金牌为美国黑人选手科·约翰逊获得时,奥委会官员找不到希特勒来祝贺了。拉图尔立即向希特勒指出:如果他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各国及各种肤色运动员,他就不要再参加颁奖了。

拉图尔敢于坚持正义,不畏强暴,连希特勒也奈何不了他,赢得了人们的称道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