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六千零一夜:关于古埃及的知识考古
更新时间:2023-04-10 17:24:01 最新章节:文后
书籍简介
《六千零一夜》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讲述了作为“知识”的古埃及,过去6000多年间在东西方语境中构建和演化的历程。从月亮神和亡灵书,到弗洛伊德书桌上的小雕像;从尼罗河和图坦卡蒙陵墓,到拉斯维加斯的金字塔形赌场;从神庙古迹和英国“冒险家”,到歌手蕾哈娜的伊西斯女神文身;从史料中的克娄巴特拉和恺撒,到油画与好莱坞电影中的埃及艳后……作者剖析了那些关于埃及的异彩纷呈的故事背后,叙述者或主角的不同态度和目的,带领读者认识金字塔以外的古埃及。知识考古学是当代西方思想的前沿话题之一,本书则是这些最新思想成果的集中呈现和运用。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将重塑脑海的埃及印象,更能学会一种思考问题、理解世界的新方法。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曹磊
上架时间:2019-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历史12.9万字
- 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内藏有珍贵的宗教典籍、文献资料、手抄经卷,还有部分佛像、法器、宗教书画、名人信札题跋等多种典藏文物。本书收録了文博馆珍藏的古籍文献六十九种,多数为明清善本,且有几种是目前极为珍贵的孤本,如《渊颖吴先生文集》被鉴定为元刻本,是目前仅有的三套古籍善本之一,且保存非常完整。作者对此数十种古籍逐一进行整理,内容包括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并附有高清书影。历史8.5万字
- 会员本书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所出中古官府杂帐簿文书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迄十六国高昌郡,经阚氏、麹氏高昌王国,下至唐代西州时期,中国地方政权及统一王朝治理吐鲁番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北凉计赀出献丝帐、阚氏高昌某郡綵毯帐、唐某年西州高昌县更簿、开元时期北庭客使领料钱抄等吐鲁番出土官府帐簿文书,进一步证明2000多年前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置高昌郡,推行郡县制,其政治、经济文化进程与内地已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不仅如此,历史16.4万字
- 会员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历史27.7万字
- 会员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历史25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以不同时期、地区与文化类型进行章节排序,利用地层学、器型学等方法,部分论文还利用了古代文献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黄河流域的考古挖掘的成果包括陶器、石器、尸骨、宫殿、地形等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考察了所属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商文化等的类型、年代、分期、特征等。全书包括《关于磁县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讨论》《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探》《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等20历史24.7万字
- 会员本书借助“都城”这一视角,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下,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应。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本书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模仿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降随着唐长安城的“消失”及东亚格局的变迁,“长安”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历史33.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六千零一夜》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讲述了作为“知识”的古埃及,过去6000多年间在东西方语境中构建和演化的历程。从月亮神和亡灵书,到弗洛伊德书桌上的小雕像;从尼罗河和图坦卡蒙陵墓,到拉斯维加斯的金字塔形赌场;从神庙古迹和英国“冒险家”,到歌手蕾哈娜的伊西斯女神文身;从史料中的克娄巴特拉和恺撒,到油画与好莱坞电影中的埃及艳后……作者剖析了那些关于埃及的异彩纷呈的故事背后,叙述者或主角的不同态度和目的,文物考古14.9万字
- 会员公元前3500—前2000年前后,苏美尔人在伊拉克南部肥沃的冲击平原上创造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人是城市、文字、车轮等多项重大发明的首创者,属于苏美尔人的那个古代世界就像一面镜子,烛照着我们今天的城市生活和文明世界。问题在于,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苏美尔人和他们的世界,是否就是真的客观发生过的历史?本书作者保罗·柯林斯揭示了在过去150年中,各国学者如何利用出土自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各类考古文献资文物考古1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