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泰阿泰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更新时间:2022-07-22 16:32:21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泰阿泰德》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作品,通常被认为处于从中期向晚期对话录过渡的阶段。这篇对话录由两场谈话组成,欧几里德和特尔普西翁简短的铺垫性的谈话,以及他们通过文字记录回忆起的作为本篇对话录主体的苏格拉、塞奥多洛、泰阿泰德的谈话。苏格拉底、塞奥多洛和泰阿泰德之间的哲学谈话的主题是探究“知识”的本性。苏格拉底提出“知识究竟会是什么”的问题,泰阿泰德先后提供了三种知识的定义:1.知识是感觉;2.知识是正确的判断;3.知识是带有理据的正确判断。苏格拉底对这三个定义一一进行了辨析。第一个定义的讨论涉及了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以及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主张,还有恩培多克勒的认识论以及诗人荷马等的主张。第二定义涉及“假信念”的可能性问题,让人印象最深刻是其中提到的关于心灵活动方面的“蜡板比喻”和“鸟笼比喻”。第三定义讨论的关键之处在于澄清什么是“理据”。通过辨析,苏拉拉底指出,知识不是感觉,也不是真判断,也不是加上理据的真判断。尽管对话以无结论告终,但是它仍然蕴含着柏拉图对“知识”之本性的根本性理解。《泰阿泰德》无疑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而又影响深远的经典哲学著作,历史上的许多著名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贝克莱和维特根斯坦,对它都有品评,而且当今的知识论研究者仍然不断提及这部著作。
译者:詹文杰译注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耶路撒冷和雅典作为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代名词,被认为是西方精神的两大源头。了解两希文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作为20世纪独树一帜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对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有着深刻的思考。本书以这个主题作为焦点,重点考察施特劳斯对近代政治哲学家尤其是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研究,并专门讨论了施特劳斯与施米特之间的思想对话,从而从政治哲学角度辨析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以及古今之别的意义。哲学12.8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展示了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神话哲学的过程,亦即通过批判地考察由古至今的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观(比如把神话理解为纯粹的诗意发明、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的扭曲或掩饰等等),表明神话本身已经是一种哲学思维,但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民族的自觉的发明,而是人类原初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运动在不同民族的意识中的反映。哲学20.5万字
- 会员在汉语学界林林总总的柏拉图研究中,本书视角堪称一种别致的诠释,是先刚教授对柏拉图哲学进行整体论述的一个尝试。确切地说,就是从“图宾根学派”(Tübinger@@Schule)基本立场(强调柏拉图的口传的未成文学说)和基本精神(强调柏拉图的成文著作亦即对话录和他的未成文学说的结合)出发,在兼顾柏拉图哲学的表达形式和实质内容的情况下,以柏拉图的“本原学说”(Prinzipienlehre)为线索,勾勒哲学28.6万字
- 会员本书从白璧德所提出的“国际人文主义”的概念出发,在阅读大量白璧德英文原著、学衡派报刊和相关一手史料基础上,打破前人对学衡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保守主义、古典主义、人文主义等的论断,重现挖掘白璧德所倡导的国际人文主义运动与学衡派的联系。本书以双重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一方面回到白璧德的西学背景,探讨其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形成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并进而澄清了白壁德的宗教信仰问题;另一方面细致考察了学哲学2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