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研究
更新时间:2022-07-28 20:46:3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普惠金融主要是指本着机会平等的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为有金融需求的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业务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贫困人口、微小企业以及老年人等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因此重点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它不但有利于促进金融行业可持续均衡发展还有利于促进民众就业率的增加,从而助推经济转型,改善民众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普惠金融和传统的金融都是为社会提供某种金融服务,而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普惠金融的目标主要是想让所有拥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人能够公平公正且在能负担的情况下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本研究报告主要对当前新形势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主要包含普惠金融发展概述、大数据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研究、保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众筹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研究、普惠金融风险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研究等几个部分,本研究报告对每个部分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不仅含括每个相关主题的发展状况研究还对各个主题的发展问题进行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对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研究进行了展望。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全书通过按历史年代梳理自大萧条以来的金融创新,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追溯其在不同环境中的演变,金融创新产品、工具与市场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读者对现代金融创新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理解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以及金融创新在为经济增长带来福音的同时,又如何威胁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由此洞察现代金融生态发展的真谛,从一个新视角解读现代金融创新。管理39.6万字
- 会员本书首先对因子理论、因子投资和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再对系统性风险因子和多种异象效应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讨论了目前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书采用小波分析和动态模型平均方法分别从多时间尺度和动态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最后,本书深入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动量和反转效应,并将因子投资理念与我国股票市场数据相结合,提出了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管理7.6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地方房地产价格、审计等因素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进而研究了独特的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时,本书也十分关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管理13.2万字
- 会员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截至2022年10月,我国A股市场自然人投资者数量已增至2.1亿,个体投资者数量占比99.8%。夯实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根基在于守护好这一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保护好个体投资者权益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与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走出“羊群”: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分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以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管理13.8万字
- 会员在正金银行的发展中,政府(大藏省)出于实现货币目标的目的,对正金银行给予了大力支持,而同时又设法加强控制,大藏省、民间股东、银行的管理者之间形成了为了各自利益,利用规则相互博弈的格局。本书从正金银行的创办人入狱开始,逐渐展开了正金银行的权益之争,介绍了大藏省对正金银行由监督到直接控制,民间投资又如何与大藏省周旋以图更大的利益,介绍了大藏省如何通过选派安插自己的代表人实现了对正金银行的完全控制。管理13.9万字
- 会员21世纪以来,“金融化”已成为全球社会与经济变迁和重构的核心动力机制之一,学术界开始关注金融与社会相互影响及相互塑造的过程、机制与后果,强调就该领域展开跨学科综合研究。据此,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创办了《金融与社会》学术集刊,研究涵盖金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金融社会工作研究等学科领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素养与金融行为研究、中观层面的金融组织与金融市场研究、宏观层面的金融制度与金融的经济管理19.1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中国城市系统的内在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对以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城市实现长期经济发展的可能路线进行探索,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出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本书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从城市系统整体出发,以系统理论中的幂率分布理论为基础,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生成机制和内在规律进行描述,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二,对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三,对城管理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