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

王天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29.7万字

更新时间:2021-06-09 17:07:51 最新章节:附录二 证候索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中医辨证论治学的基本内容及发展概况;第二章概述辨证的方法,主要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第三章介绍中医治则、治法与方剂基本知识;第四章是将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部分与方剂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八纲和气血津液辨证为纲,结合方剂学中的“八法”和具体处方方法,分成表证、半表半里证、表里同病证、虚证、实证、寒证、热证、气证、血证、水湿证、痰证十一大类,介绍证候辨识、立法原则处方方法及例方;第五章介绍辨证论治思维的方法与步骤、中医病历书写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与论治。作者简介:王天芳,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主任,教授,中医诊断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先后主持与承担部局级及国家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作为牵头人,承担国家科技部973和“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各1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5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相关教材10余部。
上架时间:2016-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天芳
主页

最新上架

  • 本书主编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李祥云教授,本书分上下二部分,上部分为心得体会篇,下部分为病案篇。主要根据病案中的病情进行分析,发现共性与特性,引用古典文献对中医理论分析,探讨其机理,故而确定治疗思路。同时引用现代科研结果、药理、理论等,创造性阐发用药特点及经验。本书特别提到亮点部分为对病案的总结,并提炼出写出经验给人以启迪,既有理论方面,也可写用药体会,甚至个别特色药物的药理作用。本书作者从
    李祥云主编医学40.8万字
  • 本书融名言与药对于一体,总结了脾胃病学说和脾胃病诊治的精华,纵贯上下两千年,横跨医家近百家,涉猎古籍百余种,内容丰富翔实。第一章从历史发展和各家学说角度,对各个时期不同中医名家的脾胃病学说进行分析与研究,凝练历代名家脾胃病学说的特色,在时代大背景下领会脾胃病的精华。第二章萃取历代名言220余条,分门别类进行阐述,解释名言原意,点拨临证应用,参以现代研究。第三章摘录历代药对170余对,从单药功效,到
    钦丹萍主编医学17.5万字
  • 田德禄教授在消化内科临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酒精性肝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上,建立了一套诊治系统,临床疗效满意,在国内外消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医文集》将集中论述田德禄教授诊治以上疾病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
    田德禄编著医学42.8万字
  •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应验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家倡导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大力推广。本书将小儿推拿、穴位敷贴、香佩疗法、药浴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等五个适合应用于小儿的外治法,从作用机理、常用部位、药物选择、操作要点及其在各疾病治疗和保健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用词科学严谨,内容简明扼要,技术易于掌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在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推广。
    张世琨 李敏主编医学4.6万字
  •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共10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本次整理以叶氏广
    (晋)王叔和撰 贾君 郭君双整理医学10.3万字
  • 周培郁教授从医50余年,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桂派中医大师。本书全面整理了周培郁先生关于中医肝病的治疗经验和理论,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周培郁对中医肝及肝病的认识,中篇为现代肝病治疗经验,下篇为慢性肝病相关症状临床经验,重点突出,内容翔实,充分展示了治疗肝病以人为本,长期调理,动静结合,阴阳结合,动植物药共用,活血化瘀贯穿肝病始终等重要学术理念,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
    刘旭东主编医学9.6万字
  • 本书乃笔者近六十年的临床心得、经验积累,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中医临证三得集》选药102味、方剂107首、疾病44个,分一药一得集、一方一得集、一病一得集三篇论述。一药一得集:分中药明星药、高频用药、低频用药三个层次,每味药从源头摘录、临床应用、临床必用、临床配伍、临床注意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一得集:分经典方、古典医籍方、自制方三部分。一病一得集:分内科疾病、妇儿疾病,肿瘤及其他疾病。
    严冰医学21万字
  • 会员
    李达教授认为紫癜辨治,当分清缓急轻重,衷中参西,确保安全基础上,发挥中医辨治优势。临床基于ITP之调肝扶脾,促进和血而血归于经,不至溢于脉外,收获止血并升血(板)之效,重在治“血”;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各类紫癜病证的临床特点,分别梳理出不同特点与治法,如过敏性紫癜,针对其临床紫癜之易于反复,变化多端,符合中医风之“善行数变”特性,重在治“风”而祛风和血消癜;色素性紫癜一类,基本局限在皮肤,或局限或
    李达 吴建伟主编医学9.3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
    彭子益医学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