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柏拉图对话录
更新时间:2021-05-27 18:28:50 最新章节:克里提亚篇
书籍简介
此书是选收的柏拉图对话录,共八篇。第一篇,《欧绪弗洛篇》是柏拉图早期的一篇对话录,内容记录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欧绪弗洛的对话。第二篇,《申辩篇》记录了苏格拉底接受审判时的个人申辩词,苏格拉底辩驳对于他“不信仰众神而新立神祇的种种控诉”。第三篇,《克里托篇》是柏拉图所写的一篇著名对话,它描述了苏格拉底与其追随者,雅典的一位富翁克里托的对话。他们谈论了公民正义的准则。第四篇,《斐多篇》描述了苏格拉底饮下毒药前的对话,斐多篇当中的叙述者是斐多。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从多方面证明人的灵魂是存在的。第五篇,《普罗塔戈拉篇》描述的是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以及希庇亚斯和普洛迪库斯展开的辩论。辩论最后以“两败俱伤”告终。第六篇,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对美诺的奴隶的对话说明了我们从出生起就已掌握了全部的理论知识。第七篇,《蒂迈欧篇》大概写于公元前360年,以苏格拉底、赫谟克拉提斯、克里提亚等哲学家的对话形式,试图去阐明宇宙万物的真理。其中提出了“造物主上帝”的概念。第八篇,《克里提亚篇》中,克里提亚(雅典人)表示,如果九千年前的雅典在苏格拉底描述的城市制度统治下,他将讲述古代雅典战争与亚特兰蒂斯居民的故事。
译者:郭雅晴
上架时间:2020-02-01 00:00:00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古希腊)柏拉图
最新上架
- 会员随着全球化的深度行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力量也日益活跃,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回响与激荡?未来是走向“文明的冲突”,还是“文明的融合”?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研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做出应有的回应?本书从全球思想史视野出发,研究概念与文本的全球性流动,考察和辨析这一流动与移位对人们的影响,及其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世界,进而展开建构世界的实践。期待这一探讨能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哲学30.1万字
- 会员第I卷论善,含13章;第II卷论道德德性,含9章;第III卷1-5章论选择的行为。这个部分构成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部分,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译者基于自己组织的文本研读小组2005-2012的研读工作,以及读书组成员整理的阅读笔记,经过译者自2012-至2016年的整理及注释撰写工作而完成。文本正文部分将以希腊文、中文、英文三种语言,以尽可能切近希腊语原文的语言的形式呈现。哲学59.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吴天岳教授在北大讲授多年的西方哲学课程为基础,分十五讲展示了从前苏格拉底到中世纪盛期2000年间西方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上册八讲,梳理了从古希腊哲学开端至普罗提诺的哲学史发展线索;下册七讲,梳理了从奥古斯丁至近代哲学之前的中世纪哲学传统。哲学47.6万字
- 会员本书主张“哲学思考就是哲学地研究哲学史”,围绕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柏拉图的《理想国》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考察了两部作品所代表的政治哲学的延续与差异,提供了一种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黑格尔甚至西方政治思想的思路。哲学12.4万字
- 会员当虚无成为现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映象时,如何走出虚无主义的深渊便成为时代命题。本书系统梳理了尼采、海德格尔、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克服虚无主义的理论和批判资源,为我们反思和克服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克服虚无主义是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问题。虚无主义之于中国,不仅是问题危机的倒逼,也是责任担当的体现。克服虚无主义,需要理论逻辑的建构,更需要实践资源的探索。本书澄清了虚无主义的中国特征、影响程度和发哲学22.5万字
- 会员柏拉图遗存著作的真伪一直有争论。现在学界的倾向是谨慎避免“怀疑”态度。不过,有些归于“柏拉图”名下的文本被公认为隶属于柏拉图哲学,是希腊化的罗马时期著作,却未必是柏拉图本人的著作。这些文本被称为“柏拉图杂篇”,作为古代文献,它们对我们理解柏拉图和那个时代的思想,都弥足珍贵。本文集的编译者认真收集了尽量齐全的有关古希腊语原文文稿,将其分为“定义集”“托名作品集”“箴言集”和“悲剧残句集”四个部分,并哲学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