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的文学在线阅读
会员

这时代的文学

陈智德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8.5万字

更新时间:2021-03-10 09:57:25 最新章节:第50章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文学的表现在于语言,语言之于作者,犹如刀剑之于武者,但它到底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文学不应孜孜于修饰文辞,单以机巧为尚,它更应指向改变个体以至社会的局限,至少作为一种改变的能量,使微小的个人,那怕只是一种情感,也趋向于更大范围的超越。——陈智德本书收录四十七篇散文,分为四卷。卷一“启悟之源”怀想敬慕的老师和前辈,卷二“方外同途”问道于同辈的文友,从他们的行止和著述中,标示出文艺所能达致的感悟,也渴求呼唤共同的路径;卷三“这时代的文学”围绕“香港文学”而发,当中有时代回溯、个人追忆、今昔反思和焦虑,可体会到作者长年仰视的文学理念;卷四“茶与书”以淡甘如茶的闲谈开始,尝试归结谈话,也借以抒解卷一至卷三散发的若干郁结。作者或抒怀或议论,文字蕴含焕发、感悟和超拔的力量,透过跌宕的思索、知性的笔触,点染着今昔生活的种种。
品牌:中图公司
上架时间:2018-04-30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智德
主页
  • 会员
    本卷选录1949年以前在香港发表的新诗,横跨战前时期、抗战时期与战后初期的不同阶段,编选原则是兼容不同时期的各种流派和风格,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并重。本卷选录鸥外鸥〈和平的础石〉、李育中〈维多利亚市北角〉、陈残云〈海滨散曲〉、刘火子〈都市的午景〉等诗作。
    陈智德现当代诗8.7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生活政治为中心探讨新世纪小说的现代性新质,以个人在后传统社会追求自我实现时遭遇的问题为核心议题,试图在当代文学七十年的整体性视野中,为新世纪小说的新质研究提供一种理论视角。新世纪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解放的个人在生活方式选择中内蕴的政治意味,重返传统与自然是脱域的个人在后传统社会重新获得道德源泉的重要途径。从生活政治出发,可以发现新世纪小说被忽略的思想深度,有助
    李雪梅文学22.1万字
  • 会员
    本书特别关注和尽量发掘中国俗文学传统中具有文化异质性和理论普适性的独特文学意识,运用事实还原、问题定性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中国雅俗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叙事文学思想中的“史外史”观与内视审美追求、“演”与“义”等虚构与创造意识的形成、文学接受观中的“意解”论与“自我化”意识、俗文学价值理念中的“权教”观、俗文学中另类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解构性等重要问题。
    彭亚非文学25.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本体论、流变论和传媒论为论述框架,运用历史主义和现代传媒的理论与方法,在古今贯通、中西融合、对照考辨的视界中,从现代性艺术品格、体式结构、美学特质等方面,对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特质、形成与建构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与阐释。本书在借助原始资料文献还原现代散文的历史建构的基础上,注重将现代传媒理论引入散文艺术研究,对现代传媒与现代散文艺术之间深隐复杂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类型
    王金胜文学19.4万字
  • 会员
    青木正儿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本书以青木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近代日本文化语境,集中考察了青木正儿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明确了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辨析了近代日本中国学是如何通过回归中国文化的本原来确立中国之“差异性”以及如何寻求“自我”本质的努力过程。
    曹莉文学16.8万字
  • 会员
    《白话文学史》为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
    胡适文学15.4万字
  • 会员
    苏门六弟子系指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六位北宋文学家。他们自北宋熙宁年间陆续集于苏门,开始师友之间的文学交游,形成北宋中后期文坛一个重要的文人创作群体。苏轼主盟文坛,将传承文章事业的希望与责任托付苏门六弟子,六弟子也不负所托,以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的散文创作,丰富和发展了古文艺术传统,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本书全面考察六弟子的散文创作,深入分析各人之特色异同,他们在文论与创作上对苏轼
    朱晓青文学20.8万字
  • 会员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当代美国本土文学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本书在生态批评理论的观照下,以她的三部小说和一部回忆录为文本,探讨了其作品中彰显的生态思想,主要阐明了其作品中体现的后殖民生态主义思想,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同时,总结出西尔科生态思想的独特性和嬗变历程。
    范莉文学16.6万字
  • 会员
    约瑟夫·康拉德作品的最大特色是魔幻般的不确定性,无论在人格内涵、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还是在创作风格上都不是单一、明晰的,而是意义多重复杂且常常充满自我矛盾。这种含混朦胧的矛盾对立,不仅体现在康拉德小说中的重重文本谜团中,也同时投射到不同的读者身上,体现在读者根据个体经验的不同而对文本产生的多样性读取与阐释上。本书采用威廉·燕卜荪的复意理论,以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寻康拉德文本复意话语表现下的深层本
    校潇文学23.5万字
  • 会员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对中国当代作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叙事语言、视角、作品结构和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架构等四个相关联的结构性层面,对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了整体、系统的研究,深入考察了其艺术风格的本质特征,其艺术创新在整合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先锋实验方面的成就,其艺术创作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示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总体上
    张曦文学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