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

彭兆荣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44万字

更新时间:2020-05-14 17:28:09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为国家重大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的主体部分,在理论上提出了“生生遗续”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代表性概念。在绪论中,首席专家提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崇高性”概念,凸显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宇宙观,并与西方文化遗产的“纪念碑性”进行对话。上编主要从遗产体系的知识构成形制,包括文化遗产的生成原理、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礼”之体与“仪”之用、乡土知识与家园遗产、遗产与博物学谱系等。下编围绕“生生遗续”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纲要展开论述,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生命之活态遗产的身体践行、生态之写于水上的文化遗产、生养之文化遗产的养育制度、生计之美味“大羊”尚可馔享、生产之形制工作工具与功名、生业之以生为业的世俗神圣。在结论部分,将中国文化遗产的“崇高性”与“中华本草学与生命本体”相互呼应,突出我国文化遗产的体系的生生不息,体现“天人合一”的崇高性,并以关照生命本体为践行原则和实现手段。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彭兆荣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身份认同这个角度切入,以个体的现实身份、群体的族裔身份、性别身份、语言身份和艺术身份等几方面来透析海外华人文学的跨文化特质,阐释有代表性作家的个性特征、群体与流派之形成、发展与影响,其作品主题、风格之变化等等^通过对海夕卜移民作家作品的观照,结合传统文本细读批评和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在异域多元语境中文化建构之意义。人类不断的智慧探求呈现了人性刚柔并济的广度和深度,那些释放心灵能量创造出交织着
    吕红文化27.2万字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远比人们过去所了解的要更为丰富和复杂,它既是对文学研究空间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开拓,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文学史创造。第6辑集中对区域文化与文学理论、区域文化与抗战文学、江南文化与南京文学、区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区域文化与比较文学、西部文化与区域文学等方面加以深入探究,融宏观论述与微观探析为一体。所论皆有理有据,不乏真知灼见。在全球化时代,纵深推进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周晓风 杨华丽 凌孟华主编文化26.4万字
  • 会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文明危机与大众旅游的兴起造就了战后德国的中国旅行热,彼时的中国以其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吸引着诸多魏玛德国旅行者,并成为其游记书写的重要对象。本书以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书写为研究对象,探究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如何成为德国旅行者想象现代中国的媒介,并剖析其现代中国想象背后的德意志现代性想象。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现代性的正面想象与建构寻求有别
    陈雨田文化12.5万字
  • 会员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对泰文化的冲击及其激发的回响构成了泰国追求现代性道路上的变奏曲。泰国社会一方面要强化南传佛教作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确证南传佛教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佛教成为现代泰国创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领域,其文明化过程同时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本书尝试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南传佛教在泰国的文明化路径,并通过呈现复数的他者来理解由诸多矛盾因素构成的社会发展
    龚浩群文化17.3万字
  • 会员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追求神圣是各民族先民创造创世神话最深层的心理动机。本书利用丰富的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成果,从天地形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考验与洪水神话、文化创制神话、族源神话等方面具体阐释了我国南方民族在族类神圣性树立方面的表现。
    刘亚虎文化28.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1998—2014年间的论文结集。所收论文主要以明清小说戏曲、近代文学、女性文学为研究对象,可划分为明清文化思潮辨析、明清经典小说戏曲阐释细读、近代文学新文类新叙事新语境兴起考辨、近代女性文学发展轨迹钩沉等几个板块,讨论的主要是明清经典作品的常规阐释难题,如《红楼梦》的结构、叙事模式及其创新程度,《聊斋志异》故事题材的文化属性(雅俗问题)等;近代小说戏曲新题材新叙事产生的具体细节过程,尤
    薛海燕文化24.7万字
  • 会员
    本书回顾“80后”作家出道以来二十余年的历史,认为“80后”文学是理解这代人的精神窗口,也是这代人献给世界的精神财富。本书系统研究十余位“80后”作家,以聚木成林、汇涓成海的方式,探究这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特质,反思青年作家如何潜入传统,求真问道,在熙攘之世,修己度人,传承人文精神,赓续文学荣光。
    黄江苏文化20.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是对舜帝的影响及其“舜文化传统”的流变进行研究。“舜文化传统”主题,侧重探讨了舜文化“和”的精神内核,诸子百家对“舜”的认识等等,意欲发掘原典文化中仍可闪耀于当代的文化因子。“舜文化的当代诠释”,一是对“舜文化传统”的学术成果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一是对舜文化传统影响下文学变迁的诠释。从而可见舜文化传统的影响力和研究的全学科性、全方位性。
    潘雁飞文化15.8万字
  • 会员
    屈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为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的论坛文集。论坛文集内容包括屈原其人生平研究,端午传统文化研究楚辞研究,楚文化研究、诗歌研究、古典文学研究等议题的研究成果。此为第一届论坛,其举办获得了海内外汉学家、传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学习者的广泛关注。
    屈原文化研究院编文化2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