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理论与临床实践在线阅读
会员

扶阳理论与临床实践

吴生元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59.1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19 17:08:25 最新章节:第三章 实验研究进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系统论述了扶阳理论及临床实践。上篇论述扶阳理论,中篇论述临床运用及临床经验,下篇论述扶阳理论现代研究进展。扶阳理论部分详述扶阳概念及理论特点、扶阳理论源流及历代医家对扶阳理论的贡献;临床运用部分详述病因病机、诊断及辨证、治则与治法、常用方剂、常用中药等;临床经验部分详述扶阳理论在内科、男科、妇科及其他科疾病的应用。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6-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生元
主页
  • 作者本书著者吴生元教授乃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吴附子”)嫡子,早年就读于云南大学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前身)学习临床医学,1960年师从其父吴佩衡先生学习中医,并在云南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三年3年。本书强调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实践经验的结合,通过理论探幽、辨证发微、治法心要、临床实践心得、方药辨析、扶阳实践与学术传承探讨等6个部分,系统论述了著者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的传承探索及其56年的临证经
    吴生元中医21.2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耿建国,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原中医临床基础学学系主任,仲景书院示范导师,北京市师德先锋,科技部和北京市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从医40余年,潜心钻研经典,对《伤寒杂病论》研究尤有心得,临床以阴阳寒热辨证为主线,以不变应万变,统领内、外、妇、儿等科的辨证论治,擅长救治疑难杂症和危
    耿建国医学13.4万字
  • 会员
    《血证论》是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所著的一部医学专著,是我国首部有关血证治疗的专著,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广泛实践应用,对中医血证的治疗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对书中的疑难术语进行了注释,在文字编排上也尽量让读者更易于阅读。不管是否懂得中医,这本书都能给人以基础的医学启蒙。全书共八卷,内容涵盖血证的总论、各部位血证的详细论述以及治疗方剂等,系统总结了中医学对于血证的认识和实践经验。该书强调血证与水火
    唐容川医学11.2万字
  •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书中有49篇论,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
    谭春雨整理医学5.2万字
  • 本书收录中医病证350余种,每病种详细叙述其中医源流、辨证论治及临床常用方药,治疗方案均为作者及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朱仁康先生生前所用,方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简便易行,师出有据。与第一版相比,新增疾病近40种,原有308种疾病有部分增加新的内容。书末附篇中有中西医皮肤病病名参照近1200条,使读者在遇中西医病名间的相同、相似、相近或相关时查阅。本书内容及体例独树一帜,致力于弘扬中医文化,传
    李博鑑主编医学45万字
  • 《长沙药解》成书于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是诠释仲景常用方药之作;是书取仲景书常用药物162种,分为4卷;以药为经,以方为纬,于每药之下,首述其气味归经,性情功用;继录《伤寒》《金匮》凡用本药之方,是方治证,逐一诠释之;释文远考《本经》之论,兼及前贤论述之得失,简明精当,条分缕析,实为辨章药性、弘扬仲景药法之宝筏。《玉楸药解》是论述仲景书未用药物之作;黄氏既撰《长沙药解》之后,取仲圣未用之药而
    (清)黄元御撰 麻瑞亭 孙洽熙 校注医学13.1万字
  • 本书从经典原文出发,立足古人视角,探求古哲本心,从天地人的客观规律来审视中医的阴阳五行概念和法则,对《内经》医学的核心理论和诊断方法、针灸理法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写作雅俗相谐,内容理趣互生,广涉医学、传统哲学、天文、地理和文史诸领域。其语言通俗有趣,可发中医新手之蒙,其思想深刻高广,足启专业堂奥之秘。可谓兼收并蓄,积跬步于医学大道;披沙拣金,正法眼于灵素宗旨,对多项《内经》理论悬案给出了解读。
    王有钧医学26.1万字
  • 本书收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近20年来发表的观点鲜明、影响深远的文章、论文及采访报道等。内容分为中西医结合发展与政策,中西医比较,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西学中教育,中西医协同,一带一路等。本书视角独特、特色鲜明,创新性强,能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开拓发展提供思路。本书系作者20年来带领研究团队进行的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相关的事业、教育、临床、科研、传播、文化等各个方
    何清湖编著医学29.5万字
  • 本书是孙良佐教授多年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全书侧重于《伤寒论》的整体辨证方法,而不拘泥于对一方一证的简单玩味。书中先列出《伤寒论》原文,再通过“读书笔记”进行详细解释,并精选历代名家注释加以佐证。部分条文后还附有典型医案及心得体会,力求贴近仲景原意,帮助读者提高临床水平。
    孙良佐医学21.1万字
  • 田德禄教授在消化内科临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酒精性肝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上,建立了一套诊治系统,临床疗效满意,在国内外消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医文集》将集中论述田德禄教授诊治以上疾病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
    田德禄编著医学4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