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临床常用注射剂溶媒选择指南
更新时间:2019-01-03 20:34:23 最新章节:索引
书籍简介
常用溶剂包括用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肿瘤及其辅助药物,循环系统的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消化系统的药物,呼吸系统的药物,泌尿系统的药物,生殖系统的药物,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等。
品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9-02-01 00:00:00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永桂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依据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设计药学监护措施,明确药学监护重点。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并正确实施,遴选适宜药品,随着疾病治疗的进展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监测与杜绝用药错误;监测与防范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本书概述了静脉药物治疗的现状、常见的并发症以及药学监护的意义,同时也阐述了静脉用药的药学监护原则、特殊人群及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要点,体现了临床药学的关注视角。本医学30.8万字
- 会员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概述部分,旨在论述抗菌药物药学监护的意义、药动学(PK)/药效学(PD)及其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并重点介绍多学科协作诊疗、循证药学及治疗药物监测(TDM)在药学监护中的应用。第二章对各类抗菌药物进行详细介绍,以列表的方式对同类抗菌药物进行归纳与比较,从临床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抗菌谱、用法用量、超说明书用药、特殊患者的使用、药动学特点及药学监护要点。第三章为常见感染性疾医学25.1万字
- 会员书中收载目前在中药材商品流通中常用而易于混淆的药品240余味,涉及相关植(动、矿)物1000余种。分别论述其正名、别名、来源、鉴别、道地与分布、伪品及易混品、地区习用品等,重点在于对正品药材的传统经验鉴别。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对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著名生药本草学家谢宗万先生多年学术经验的总结。为方便阅读查找,全书所收正品药材一律按药名笔画排序。书末并附有经验鉴别术语650余条,加以现代科学医学33万字
- 会员近年来包括抗肿瘤药物在内的各领域新药不断上市应用于临床,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数量也明显增加,对用药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尽管具有临床意义的DDI的信息不断积累,但是这些数据都分散在文献和药品说明书中,临床工作中查询不方便;虽然一些专业数据库或网站提供DDI信息查询,但收费昂贵,且多为文献和说明书内容罗列,对临床参考意义有限。本书汇集临床肿瘤治疗方案中常见和新型抗肿瘤药物,对DDI进行汇总整理,从临床实践出医学9.9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17章,介绍了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消导药、补虚药、收涩药、外用药、驱虫药等450味临床常用中药,将功效相近的中药分为285组,分类进行了临床功效异同点的比较分析,采用了图解的方式,使读者易懂、易记,一目了然。并且还对每组中药的临床配伍运用,分别例举了古人及现代的有效方剂约400首。因医学27.6万字
- 会员中成药上市后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前后初具规模,最近10余年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但中成药上市后研究的方法技术体系一直未能真正确立,严重地限制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基于此,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介绍了中成药上市后研究方法技术体系的逻辑框架、临床定位的方法技术,以及安全性、有效性和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共性技术、合理用药评价、特殊医学29.8万字
- 会员本书内容覆盖了我国多种常见病用药,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以及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本共识从一线工作实际需求出发,将从处方合法性、处方规范性、用药适宜性分别介绍处方审核的要点,并提供关于处方审核步骤及如何处理处方审核结果的实操性建议。本共识将填补我国处方审核领域参考书籍的空白,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药店从事药品调剂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本书强调权威医学8.7万字
- 会员发酵是一种极具特色和重要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不仅具备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经济推广价值。如廖氏化风丹药母发酵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发酵技术传承与挖掘,有利于丰富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价值内涵,并且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药产业转化与应用。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主要从传统中药发酵技术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发展等两个角度概述中药发酵技术的历代沿革与发展。下篇为各论,分为常见中药发酵炮医学10.5万字
- 会员本书总体介绍镇静催眠药,在介绍相关基本概念之后,重点介绍苯二氮类和新型苯二氮受体激动剂(巴比妥类主要在麻醉科用,范围和量很小,其他新药证据很少,也不作详述),注重不同疾病和人群的使用策略,梳理长期使用过程中滥用预防策略。在《苯二氮类药物临床使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主要新增新型苯二氮受体激动剂的合理使用和滥用预防以及长期使用策略等,相比于《共识》,本书以镇静催眠药大类为主要介绍对象,药物种类医学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