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共48章
倒序
封面
版权页
个人简历
文前空标题
前言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
2 讨论前提:不确定概念及其讨论方法
2.1 路径的选择:多角度的解释选择
2.2 社会学的借鉴:“社会”一词辨析
2.3 历史解释学的借鉴:三阶段论
- APP免费
2.4 社会协商概念的描述及相关概念的逻辑关联
- APP免费
3 理论认知:社会协商的本体要素和体系架构
- APP免费
3.1 社会协商的主要构成要素
- APP免费
3.2 社会协商功能作用和生长机理
- APP免费
3.3 社会协商的载体、基本形态和步骤
- APP免费
3.4 社会协商的理论基础
- APP免费
4 文本分析:现有政策性文件中“社会协商”检视
- APP免费
4.1 检索说明
- APP免费
4.2 不同语境下“社会协商”用法的类型化分析
- APP免费
4.3 “社会协商”六种用法的逻辑关系
- APP免费
4.4 基于政策性文件中社会协商用法的延伸设想
- APP免费
4.5 逻辑主线:国家与社会关系
- APP免费
5 三维审视:社会协商的正当性
- APP免费
5.1 社会协商的合理性判断
- APP免费
5.2 社会协商的合法性探讨
- APP免费
5.3 社会协商的有效性分析
- APP免费
6 立法设想:社会协商法律制度化建构初探
- APP免费
6.1 立法论之路径选择
- APP免费
6.2 立法论之指导原则
- APP免费
6.3 立法论之初步建构
- APP免费
附录一:社会协商的价值论
- APP免费
一、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庸和谐
- APP免费
二、民主价值
- APP免费
三、工具价值
- APP免费
四、思维方式调整的价值
- APP免费
附录二:社会协商的实践论
- APP免费
一、国外社会协商的社会实践及影响
- APP免费
二、我国社会协商的社会实践及影响
- APP免费
参考文献
- APP免费
一、著作类
- APP免费
二、论文类
- APP免费
三、网文类
- APP免费
四、文件类
- APP免费
致谢
更新时间:2022-08-02 15:32:55